相信長期撰寫網頁文章的朋友,都曾經想借助SEO工具提升網頁排名,卻面臨付費工具很貴、免費工具功能很陽春的困擾。
現在只要使用Ranking SEO,就算沒有充足預算、沒有技術團隊,也能優化SEO策略、提升網站排名,讓使用者輕鬆找到你的網站!
AI大戰瞬息萬變,每過幾天就會有新的變革,感覺大家應該都麻痺了吧。不過,Google在2023年5月10日舉辦的Google I/O 2023大會,還是非常引人矚目,因為會議中團隊正式公開全新Google搜尋引擎的樣貌,雖然不確定何時會正式上線,但想必未來SEO將會有巨幅的改變。
【本期是我自己的問題】Google全新搜索引擎「生成式搜索」SGE將會如何影響SEO?
2023年,內容配研所推出新的寫作計畫-「SEO 50問」,將會把過去在實戰經驗中遇到的常見迷思,以及讀者來信詢問的問題寫成文章。若你也有SEO的相關疑問,歡迎點此連結發問。我會擇時寫成文章回答。
Google 生成式搜索SGE,是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的簡稱,使用方式和New Bing很像,都是你輸入問題,AI會以流暢的方式回覆,不再像過去一樣,需要自己一筆一筆篩選瀏覽。這個由「Project Magi」衍生出來的全新搜索體驗,目前還僅是一個實驗,撰稿當下還不確定何時會正式上線,僅能在美國境內測試。
Google SGE的介面和New Bing非常像,但略有差異,除了生成AI會以生成文字回答之外,Google主要是圖卡式介面,提供搜索結果。
以前如果我們要問比較複雜、綜合的問題,通常都要把問題拆解,然後再自己從搜尋結果中一筆一筆篩選,以Google官方提供的問題為例:「對於有小於3歲的孩子和狗的家庭,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和拱門國家公園哪個好?」
過去我們可能要把問題拆成「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 比較」、「布萊斯峽谷公園 小孩 狗」、「拱門國家公園 小孩 狗」,但Google SGE就可以直接針對個人化的需求提問。
現在的生成式AI,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會為了給點什麼而胡說八道,但根據《Search Engine Land》的採訪,Google的SGE,未來會非常謹慎,寧可不回答,也不願意亂給答案。像是醫療、教育、金融、安全、兒童等相關YMYL(Your Money Your Life)議題,都會和過去一樣,採取非常嚴謹的措施,不會隨便報明牌。
生成式AI常被人戲稱為「大型接龍模型」,因為它會預測人們接下來想說什麼,而Google把這個邏輯加以延伸放在全新的SGE中,變成「Ask a Follow Up」(詢問延伸問題)。比如你問「哪些粉紅色的洋裝可以在2天內送達?」,AI會預測你接下來可能會想問鞋子,就會事先替你準備好相關的內容,不用再輸入太多複雜的條件。
未來可以在Google SGE上,詢問任何「如何寫某某程式語言」的問題,系統支援C, C++, Go, Java, JavaScript, Kotlin, Python, TypeScript等語言、Docker, Git, shells等工具,以及演算法。
Google除了搜尋引擎之外,雲端文件、地圖、在地商家都是很好用功能,而之後SGE都會把這些東西整合在搜尋引擎中。
比如想問:「離我最近、可容納多人數的餐廳有哪些?」不再需要打開Google Map,直接問搜尋引擎即可。
而若是使用搜尋引擎,看到不錯的文章,也可以直接點選雲端試算表的按鈕,把網站連結直接整理成表格,非常方便。
其實以Google現階段的演算法政策E-E-A-T來看,關鍵字的重要性早就不如以往,但因為搜尋結果的介面沒有變化很大,搜尋的習慣也還沒改變,所以感受不明顯。但未來SGE上線之後,關鍵字的重要性將會變得更低,SEO要回歸使用者的需求與搜尋意圖,或者說,要回歸行銷的原點:他們是誰?他們想解決什麼問題?我們能透過內容回答哪些疑問?
AI出現之後,網路上就開始有一派人認為SEO要完蛋了,但如今看起來並不會,AI的出現只會讓寫作變容易,但並不能取代原創內容,更不會讓SEO消失,尤其是Google,它們深切認知「沒有原創內容、良好使用體驗,有搜尋引擎也沒用」的道理。
從推行E-A-T政策、打擊黑帽SEO開始,Google就很在意內容的真實性、原創性、權威性,未來少了關鍵字可以取巧,排在Google第一頁再也不能代表什麼(雖然現階段能排在第一頁代表內容品質各方面都不錯,未來可能也會優先被AI推薦),但重視使用者需求與體驗、內容嚴謹詳實的高品質網頁,才會是日後SEO的主軸。
【延伸閱讀】2022年8月Google最新演算法更新:小心網站裡的無用內容!
只是,打造高品質內容,無論是自己寫、還是找人代勞,都要付出一定程度的金錢、心力和人力,筆者認為在這樣的前提之下,除非做出顯著的定位差異,否則資源較充足的品牌、網站,可能會大者恆大。
根據Google自己的介紹,目前他們擁有相當龐大的產品數據,全球總計高達35億,而每小時都有1億個產品資訊的更新。若未來SGE變成常態,筆者個人大膽猜測,大型網路電商通路,可能會受創不少,因為過去大型平台以產品多樣著稱,但Google更多樣、更新更快、更個人化,所以以後恐怕只能在物流、客服、價格做出差異化,想必日後又會看到更激烈的廝殺。
若想要搶先體驗Google SGE,就要前往Google Search Labs註冊,但目前只開放美國使用,如果剛好人位在美國,可使用個人Gmail註冊登入並排隊。
要是像我一樣,人在台灣,用不了SGE也沒關係,可以先試玩Bard(截稿當下不支援中文),感受一下和其他平台有何不同。
儘管Google慢吞吞,但看完全新的Google SGE之後,筆者目前覺得Google在搜尋引擎大戰中,將會繼續勝出。因為它們從2006年開始就累積資料庫,演算法也很成熟,也握有一定的AI技術,同時還非常尊重創作者和使用者,而且大部分的人還是習慣使用Google搜尋。所以筆者認為,以後New Bing頂多只是瓜分一點市場而已,現階段看來不一定會造成重大的威脅。
但以企業來說,最保險的作法,當然還是兩邊都註冊、兩邊流量都不遺漏。
Photo by Firmbee.com on Unsplash
歡迎追蹤「內容配研所」Threads,不定期更新最新內容行銷新知!
相信長期撰寫網頁文章的朋友,都曾經想借助SEO工具提升網頁排名,卻面臨付費工具很貴、免費工具功能很陽春的困擾。
現在只要使用Ranking SEO,就算沒有充足預算、沒有技術團隊,也能優化SEO策略、提升網站排名,讓使用者輕鬆找到你的網站!
好不容易堅持寫部落格超過一年了,流量卻完全不見起色嗎?也許你該從寫作目的、題材領域、優勢、數據和策略下手,找出可以改善的方向。